贫贱夫妻百事哀。
可是他堂堂三品侍郎,却给不了自己家人一个满意的生活。
母亲说,他的俸禄全都要交给母亲保管,因为母亲要给他攒着,将来告老还乡之后,要在家乡盖一座大宅子,让当初所有看不起他们的人都对他们刮目相看,所有,他的俸禄一分不剩的都给了母亲。
母亲说,咱们自古就是贫苦人家,要勤俭持家,所以,家里也不需要请什么丫鬟下人,所以,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,都是婉婉一个人在操劳,每每自己想插手帮忙,母亲就会对婉婉骂的更凶,为了让婉婉少挨骂,他只能装聋作哑了。
母亲总说她生不出孩子,婉婉原本也是有过孩子的。
那一夜,母亲突然之间说想吃糕点,要婉婉去做,婉婉挺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做糕点,一不小心,摔了一跤,孩子没有了。
这事情,她没敢和任何人说。
那一夜,婉婉躲在被子里哭的伤心欲绝,母亲因为没有吃到糕点,整整骂了一晚上,还是第二天早上,婉婉一早起来把糕点做好,捧到了母亲桌前,母亲让她跪了整整两个时辰,才放她去做午餐。
自此之后,婉婉就再也没有怀过孩子。
这些话,他不能对母亲说,因为说了,他的孩子也不会再回来,母亲反而会更加的骂婉婉无能,连个孩子都护不好。
杨侍郎在宫外头转来转去,没有令牌,他进不了宫,看着出来的那些夫人们一个一个的鱼贯而出,而婉婉却还没有动静,他不由的心急如焚。
但是,他本来就官轻人微,没有人会看他一眼,他问了几位夫人,回答都是不知道。
是啊,她们的眼睛都盯着尚书夫人和徐夫人,谁会注意到最边上那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。
殿内,乔楚儿和杨婉婉一会儿哭一会儿笑,提起这些年来的生活,简直是感叹人生百味。
宋翎一边看书,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,又吩咐容珮做了燕窝,给杨婉婉补补身子。
容珮手中端着燕窝,回来笑着在宋翎耳边说道,“方才听外面打扫的宫人说,杨侍郎在宫门外徘徊,似乎是在等夫人呢!要不要把他也请进来。”
一听到自己的夫君在外面等着,杨婉婉顿时坐立不安。
宋翎也看出了她的心思,便说道,“你去告诉杨侍郎,说长公主留她在这里小住几天,让他先回去好了。”
容珮应了声是,便退下。
杨婉婉急忙站起来,说道,“不用了,妾身还要回去侍奉婆婆,婆婆她老人家年迈,身边没有人侍奉是不行的。”
宋翎挑眉,“哦?”
或许是觉察到自己说错了话,杨婉婉急忙说道,“妾身是说,平日里我在婆婆身边侍奉惯了,换一个人,或许婆婆会不习惯。”
宋翎笑着对容珮说道,“去挑几个能干的宫人,先去侍郎府上侍奉几天。这几天,杨夫人便留在本宫这里了。”
杨婉婉心中惴惴不安,但是王后的命令,她怎么敢违抗。
宋翎的心思,容珮自然是知晓的,她应声,出去便找了几个高大能干的宫人,一并来到了杨侍郎跟前。
见杨侍郎还在那里站着,容珮走过去,轻轻一揖,“奴婢容珮参见大人。”
杨侍郎不知所以,但是容珮是王后身边的人,他是知晓的,赶紧问道,“容姑姑,贱内为何还没有出来。”
容珮笑笑,说道,“原本夫人也是要同大家一并出来的,但是长公主见到夫人的做的绣活,一时兴起,非要跟着夫人学习刺绣,所以便要留夫人在宫里头多住几天,夫人惦记着家中的婆婆没有人照顾,所以王后特意挑了几个宫人,先去府上侍奉老夫人几天。”
杨侍郎一看这几个宫人个个人高马大,哪一个都不像婉婉这般的温柔似水,说是去照顾母亲,到时候谁照顾谁都不一定,他不由的心中发寒,说道,“这个,这个就不用了吧!”
容珮一开始还是笑嘻嘻的,听到杨侍郎这话,脸立刻便阴沉了下来,“怎么?你的意思是,不愿意让夫人在宫中陪着长公主?”
“不是不是,下官没有这个意思,容珮姑姑千万不要这样想,下官的意思是,这些个宫人便不用过去了吧,我府上寒酸,怕怠慢了诸位姐姐,还有,母亲身子硬朗,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。”杨侍郎赶紧解释道。
容珮哼了一声,“奴婢只是一个奉旨办事的,大人若是有什么不满,尽管去对王后娘娘说吧!你们几个,还不快随大人一并回府上,难不成也要违抗王后娘娘懿旨不成!”
几个宫人不容分说,直接把杨侍郎从宫门外架走了。
容珮看着这场面,心中说道,“活该,对付恶人,还是要有恶人的法子的。”
杨婉婉看着眼前的燕窝,却是一口都吃不下,她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到底是如何了,容珮回来,说道,“夫人请放心,大人已经回去了。”
“回去了?”杨婉婉问道。
“是的,杨大人很满意的便回去了,他还说,夫人可以安心在这里住下,想住多久便住多久,家中的事情,他都能料理好的。”容珮回答。
宋翎听到容珮这样回答,也不由的给她暗暗的伸了一个大拇指,果真是同自己心有灵犀。
杨婉婉却依旧将信将疑,乔楚儿说道,“既然如此,那真的是太好了,有婉婉姐姐陪着我,我便再也不会感觉到孤单了。”说完之后又觉得不妥,这样一说,好像把一旁的宋翎置于何地,只得解释道,“我是说,总算是有个人可以陪着我做女红绣活了。”
宋翎笑笑说道,“我对女红和绣活可不感兴趣,所以,你们聊你们的,我现在要去看看大王那边有什么事情了,杨夫人便和王姐一并住在这里吧,等会儿我去叫容珮收拾好屋子。”
宋翎说完,便笑呵呵的挺着肚子走了,有杨婉婉陪着乔楚儿也好,至少她不会再想着带着孩子离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