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齐煜的这句话,妙清整个身子一软,人也瘫坐了下来。
“娘亲,娘亲,您怎样?您千万不要吓唬我啊!”齐煜终究是抵不过内心最柔软的疼。
妙清淡淡的道,“娘亲没事,只要你能够识大体,娘亲就算是死了,九泉之下也瞑目了。”
方姑慌慌张张的找来止血药,刀伤药,甚至连跌打药都找来了,一股脑儿的放在地上,“小姐,该怎么办,怎么办,您流了好多血,奴婢不然还是叫御医过来吧,小姐,您可别吓唬我啊!”
妙清看着方姑的样子,心中有一丝后悔,方才是自己利用了方姑的心软,若不是方姑,齐煜这孩子也不会这么快的就范,心中一丝不忍,抬手擦去方姑头上的汗水,“方姑,我没事的,这些药都不用擦,包一下就好了。”
方姑看着妙清脖子上的那道口子足足有一掌长,皮已经割破,血肉往外翻着,心中害怕,手便开始发抖,“这,这,奴婢做不到,小姐,这太疼了。”
最终,还是齐煜心一横,对方姑说道,“方姑,你去找一壶烧酒来,把纱布禁湿了拿给我。”
方姑不明所以,按照齐煜的吩咐很快找到了东西。
齐煜挽起袖子,拿起纱布对妙清说道,“娘亲,有些疼,你忍着点。”
妙清道,“还有什么比起骨肉分离的疼痛更疼,娘亲不怕。”
齐煜小心的把妙清脖子上伤口周围的血迹擦洗干净,找来刀伤药,轻轻的洒在伤口之上,又拿纱布一层一层的缠好,小心的包好,待一切完毕之后,方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。
“娘亲,您以后,可不要再吓唬孩儿了。”说完,摊到在地上,从怀中拿出令牌,交到了妙清手中。
妙清手中拿起令牌,目光又落在了自己儿子身上,他才是小小的年纪,虽然长了一张成熟的脸,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啊!方才那一步一步的招式,分明就是熟练手法,这些年,他究竟经历了什么,又是怎么过来的,更是觉得亏欠了他。
“娘亲,您先歇息一会儿,剩下的事情,交给孩儿去办好了,孩儿怎么说也是当朝的储君,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孩儿怎样的。”齐煜手中的兵权虽然交了出去,但是他有怎么可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的自己的权利外落,就算是死,他也要死的明白。
妙清想了想,点头说道,“好,你随我一并过来吧!”
那身带血的僧袍太过于显眼,毓庆宫里没有女眷,方姑便找来她平素的衣服,干干净净的为妙清换上,她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这母子二人能够见面,见了面,又是这般的情境。
妙清换好衣服,齐煜伸手搀扶起妙清,说道,“娘亲,有儿子在,不用怕。”
妙清点了点头,甚是欣慰的说,“我没有怕,方才娘亲那么逼迫你,你不生娘亲的气吧!”
齐煜忙道,“孩儿怎敢生娘亲的气,只求娘亲不要怪孩儿不听娘的话才是。”
母子俩这么谦和的相对,但是双方心中都清楚,隔阂终是有的,她已不是那个宫廷之中的馨夫人,而他,亦不是那个需要母亲的怀抱才能感觉到温暖的幼儿。
明华宫内,俪妃俨然已经痛的死去活来。
孩子要出生,她不敢喊,生怕这一声喊下去,便会招敌对势力的人杀人灭口。
她紧紧的咬着自己的嘴唇,嘴唇都已经被咬破了,一边抓着的宋翎的手,指甲也几乎要扣到肉里去。
宋翎皱着眉头,“不行,再这样下去,你和孩子都会保不住的,还是叫御医和女医过来吧,有本宫在这里,他们就算是想对孩子不利,本宫便要向峥要了他的脑袋!”
厉绣大口大口喘着粗气,“不行,不行,娘娘,一定不能叫他们过来,若是他们来了,我的孩子,定是护不住的,求求你,帮我,帮我……”
宋翎苦着一张脸,“我又没有生过孩子,叫我如何能够帮的了你。”
门口妙清和齐煜过来,见到这样的场景,妙清急忙上前,问道,“这是怎么了?”
“馨夫人,您生过孩子,求求您,帮我。”厉绣上气不接下气,乞求着一旁的妙清。
妙清掀开被子,只见床上血迹斑斑,明显的已经见红,孩子怕是要生了,她急忙说道,“那还愣着做什么,你只顾着疼,却不知道用力把孩子生出来。”
宋翎和厉绣一并懵了,到底是怎样才能把孩子生下来呢。
妙清也懵了,她生孩子的时候,只知道耳边的方姑一个劲的喊她用力,却不知道怎么个用力,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,俗话说,这女人生孩子,就像是在鬼门关里走一圈儿,但是这一圈儿,终究还是要靠着自己来闯的。
妙清把手放在厉绣心口,说道,“莫怕,我们都在这里,你为了这个孩子千辛万苦才走到这一步,一定不能退缩的,多少人都虎视眈眈的看着你的孩子,你一定要争气一点儿,不能有任何闪失,你的后半生,都靠这个孩子了,来,深呼吸,然后用力,我知道你能行的。”
厉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伴随着一声低沉的闷哼,孩子终于如小鸟一样,破壳而出。
妙清急忙接过剪刀,把孩子的脐带剪断,然后又匆匆的用热水给孩子擦了身子,手指触碰到孩子的肌肤的时候,她不由的又想起当年的齐煜,也是这般小小的,粉粉嫩嫩的一个生命。
厉绣已经整个人都虚脱过去,见到妙清抱过来了孩子,眼中含着泪水,问道,“是男还是女?”
妙清回答,“是个小王子。”
厉绣激动的把孩子抱入怀中,胸前起伏,“太好了,我的儿子,你终于来到娘亲身边了,我的儿子,儿子……”
厉绣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儿子,儿子,宋翎想起自己失去的那个孩子,不免心中沉沉的一痛,但是转眼之前,迎接新生命的喜悦,又压过了那一重痛,说道,“太好了,恭喜俪妃,恭喜大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