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种田纪事

穿越种田纪事_分节阅读_265

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

    好一会儿,才叫半夏去请沈墨非。

    青篱匆忙回府叫人去庄子将张贵与李大郎叫来,问了一遍庄子的情况,听说淇河水位基本没什么变化,自家庄子里因有两个小湖泊蓄水,浇水根本不成问题。至于青篱说到的路两边的旱田和水田,李大郎说,旱田本来就不好上水,估计是在等雨,若是这两天不下雨,那些人也会想办法引水的,至于水田,可能是前些日子上淇河上游人的村庄截水灌溉,水平低了些,没顾上浇水,不过这两天水位已涨了上来了,暂时无碍。

    青篱这才将一颗心放到肚子里。

    在府里歇了午觉,刚起身一会儿,岳行文便带着传旨的公公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跟随而来的,还有上午送贴来的长丰县的乡绅权贵们,有几人还一边与许公公说着话儿,看他们之间的神情,似是不算陌生,将众人扫视了一遍,只见胡流风眼角含着一丝醉意,脸上带着不经常的红晕,想必中午这些乡绅是给许公公摆了一桌好宴。

    也是,一个小小的县城,突然来了位皇上身边的公公,这等好机会,不抓的才是傻蛋。

    依例设案焚香,规规整整的跪下领旨,许公公将圣旨念完,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,才笑道:“没想到李青儿小姐这般年轻,皇上现在如今在全国大力推行农事,李小姐,有好的点子可要及时向上边通报,也不枉费皇上的爱才之心……”

    青篱连忙应是,又命柳儿取了一百两的银票塞给许公公,他眼角瞟了一眼,脸上的笑意更浓。

    传旨的公公一阵风来,又一阵风儿的去,刮走她一百两银子,留下一个明黄卷轴,这叫什么事儿?

    青篱将那圣旨看了又看,叫了红姨,“奶娘,找个最名贵的匣子子装起来,供在案上,也好让人瞧瞧,咱们李府现在也是皇上罩着人了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到这儿,她咯咯一笑,这东西也不是全无用处,最起码可以像那人说的一般,在平民百姓眼里,在地方官的眼中,这个东西可就是自己的大靠山。

    许公公走后,李府好生热闹了一阵子,邻里街坊纷纷上门儿打探,更有乡绅富户们的贴子流水价的往李府送。

    直到天色擦黑,青篱已收到十来份宴请的贴子,随着贴子一同来的,还有不少的礼物,在前厅摆了满满一桌子。

    青篱正发着愁,突然听福伯前来报,“小姐,平西侯府的老夫人派人给小姐送贺礼来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感冒了,好难受,今天只有一更,亲们不用等了,欠的一更,日后补上。抱歉了

    正文 第十八章防旱

    第十八章防旱

    自京中来的一道嘉奖圣旨送到丁香巷子李府,青篱这座不大的小宅院一下子成了长丰县众所周知的。

    整个丁香巷子的人都沾沾自喜,仿佛得了嘉奖的人是他们自己一般。

    青篱苦笑着对岳行文说,“先生,我怎么老觉得这些赞誉受之有愧,我也没做什么呀,突然这圣旨一来,却似是一步升天了似的,让人飘飘然的,心中没底……”

    岳行文轻笑,“闺阁之中的女子,有你这样的本事的,确实不多见,你受之无愧,又何来恐慌?”

    青篱暗道,当然恐慌了,她是纯粹的拿来主义……

    不过,她这话可不能说。

    想到眼前的一摊子事儿,连忙问道:“先生,年前我托你找人制作的压水井,可有进展么?”

    岳行文摇了摇头,“萧生生最近不见踪迹,也不知是躲在哪里捣故他的物件去了。”

    青篱叹了一口气,望着外面白花花的太阳,“先生,我总有不好的预感,……这长丰县怕是躲不过这场大旱。”

    岳行文点点头,“为师已经让衙门里组织人手,开始帮助百姓抗旱,自上次你说过之后,这几日来的邸报为师都认真看了,旱情确实是自北向南蔓延,青州武州等地已有灾民出现,不过,朱丞相已奏报皇上,请朝廷尽快下拨赈灾粮……”

    青篱对着白花花的太阳又叹了一口气,“先前听李大郎说上游有人截水灌溉,我还半信半疑的,淇河水面那么宽,怎么能截得过来,可这几日,淇河水位一直不见上涨,照这样的大日头下去,不出十天,水田就变旱田了……”

    岳行文也跟着叹了一声,“……只是担心朝廷反应太慢,误了赈灾的最佳时机,到时候灾民四处逃散,流离失所,甚至有可能变成流民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青篱又是一声轻叹,“……听张贵说,现在粮价已是往年的一倍有余,而且粮价几乎是一天一个价,由此也可见旱情的严重性……”

    岳行文也跟着一声轻叹,“长丰粮库所存粮食不多,若是大批流民涌来,这城门是大开,还是紧闭?”

    他说完这句话,青篱突然转头看他,半晌,“扑哧”一声笑了,两个这般答非所问的聊了半天,竟是各自说自的。

    岳行文也轻笑,朝着她道:“莫担心了,流风已带人前去登县交涉淇河水被截流一事,想必今儿也该回来了。”顿了顿又笑道:“为师也是瞎操心,这救灾之事正是胡司农官的职责所在,合该让他去担心才是。”

    青篱点点头,心中十分的庆幸,自己庄子里收的一万六千余石的夏粮一粒也未卖,碰上这样的灾荒年境,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饿肚子。

    两人正说着,杏儿在外面回,“胡公子来了。”

    也不待里面答话,门帘一动,胡流风一身大红的官袍闪了进来,一脸的汗水,肩头的官服被汗水浸湿,呈暗红色。

    杏儿随后进门,倒了茶,放在胡流风的案几前,悄悄退下。

    青篱从未见过如此狼狈的胡流风,连忙站起身子,笑道:“刚刚还说司农官胡大人,胡大人可就来了。此行可还顺利?”

    胡流风抽了手帕将汗意拭去,朝着岳行文与青篱苦笑道:“这趟算是白跑了……”